2024/11/02(六) ●一日一箴言
《格言聯璧》:116
攻人之惡毋太嚴,要思其堪受;
教人以善毋過高,當使其可從。
【譯文】
數落別人的過錯不能太過分,要想想他的承受能力。勸人為善也不能要求太高,應當使他盡力而為。
●【賞析】
做事一定要注意方法,還要掌握分寸,批評教育別人更是如此。
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,不可太嚴厲,要顧慮到對方是否能接受,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。
當教誨別人行善時,不可以期望太高,要顧慮到對方是否能做到。
我們在待人接物上需要有慈悲與智慧。
與朋友交往,當看見朋友的不當行為時,應該要忠告規勸他,使其能改過向善,
但是不可以用批評指責的態度,且不可過分的苛刻與嚴厲,要考慮到他的承受能力,不要使人難堪而無法承受。
德高望重的印順長老有一句法語:「不管自證與化他,都要以智慧為先導」。
意思是說無論自己驗證自己的言行或要啟發別人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規勸方式,皆須用智慧來判斷,用最適當的態度及言語,
才能起到幫助人斷除惡業的作用,而不會造成傷害。
教人行善的標準不能太高,應當在他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可以遵從才是。
每個人的根基不同、生活環境不同、教育背景不同,各種條件都會影響他對善的理解和行持,絕不能一概而論,
一定要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根本。
改過遷善、提升靈性可以說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,哲學、心理、倫理、因果、宗教、科學教育就從這裡展開。
對自己是這樣,幫助別人也是這樣。
指出別人的過失,教導人向善,互相指正精進更是如此。
凡事都有分寸,不能過分,否則會產生反效果。
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批評惡行和教人行善的尺度把握。
「攻人之惡毋太嚴,要思其堪受」,評論他人的惡行不可以太嚴厲,要考慮到他的承受能力。
有的人性格堅強、心量較大,或許可以承受尖銳的指責;
而有的人內向軟弱、心胸狹窄,即使很溫和的批評也可能讓他不堪忍受;
有的人惡習比較重,只有觸到他的痛處才能猛然驚醒、回頭;
有的人習性比較輕微,只需要點到為止就能很快改過自新;
也有的人之所以犯錯誤是受環境逼迫,有不得已的苦衷,尤其要憐憫,不能過於嚴厲,觸動他的傷痛。
這裡面的種種情況,都要用智慧判斷,用最適當的態度言語,準確把握分寸,才能達到幫助人斷惡生善的作用。
「教人以善毋過高,當使其可從」,教人行善不能標準太高,應當讓他能夠遵從跟上。
每個人的根基、家庭環境、教育背景都不同:有聰明的,也有比較愚鈍的;有善良的,也有壞習慣比較多的;
有的受過良好教育,也有的沒有機會接受人文素養的教育薰陶……各種條件都會影響他對善惡的理解和行動,不可一概而論。
教人行善要他能夠做到才有實質意義。
如果要求太高,對方做起來很吃力,就會喪失信心,一試不成,
可能連最低標的善事也沒有勇氣去做了,當然也就無法達到教化行善的目標。
一定要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教育,也就是現在所說的「個性化教育」。
實際上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成功經驗,孔子當時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,弟子三千,精通六藝有七十二位,受當時的國君諸侯歡迎任用,在德行、政事、言語、文學科共有十哲,配享太廟,聖賢受到萬世景仰,三位入廿四孝之列。
這就是教導須從包容、善解開始,才能給予對方真正所需要的教化。
前人常鼓勵我們用陽光語言、正向思維來做溝通,這是最佳的溝通藝術,可使人人心悅誠服,進而接受教化並改變不良的習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