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
20241115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
20241115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英 01 scaled
403 先聖語錄 01

2024/11/15(五) ●一日一箴言

《格言聯璧》:129
小人樂聞君子之過,君子恥聞小人之惡。

【譯文】
小人喜歡聽到君子的過錯,君子則恥於聽到小人所做的壞事。

●【賞析】
此句說明道德高尚的君子更關注他人的善行,而不關心別人的過錯或惡行。此存心厚薄之分,故人品因之而別。

君子和小人,是我們說不盡的話題。小人和君子究竟有多大差別?
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:小人和君子只是在存心上的細小差別,表現在行為上就有所不同。
也是警惕我們:把握自己的存心,以免失足墮落為小人。

《貞觀政要·公平》節選:「君子揚人之善,小人訐人之惡。
聞惡必信,則小人之道長矣,聞善或疑,則君子之道消矣。」

〔解說〕:君子喜歡讚揚別人的長處,而小人則喜歡攻訐人的短處。
一聽到別人的惡行就相信,則小人的見解看法就大大增長;而聽到善行就產生懷疑,則君子的見解風氣就大大消損了。
所以,我們聽到有人在身邊說其他人的壞話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不為所動。

從表象來說,「小人樂聞君子之過」,小人以打聽君子的過失為樂;而「君子恥聞小人之惡」,君子則恥於聽聞小人的惡行。
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重要的不是錯誤本身,而是我們面對錯誤的態度。
這裡用了「過」和「惡」兩個字,其內涵和份量都有所不同。

《弟子規》說:「無心非,名為錯;有心非,名為惡。過能改,歸於無;倘掩飾,增一辜。」
雖然無心犯下過失,能勇於面對,及時改正,不掩飾、不隱瞞,還算是個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。
小人對人群充滿懷疑,不敢相信人性本善,之所以喜歡打聽君子的過失,大多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惡行,正暴露他內心的陰暗和刻薄。

君子有道德涵養、有學識見地,對本性的純善滿懷信心,知道一切惡行只是習性起作用,是可以改變的,所以善待一切人,尊重一切人,隱惡揚善,時時啟發人的善心。
他聽到人有惡行,如同自己的德行有虧一樣羞恥、難過,當然更不會去打聽、談論,來保護自己純淨的真心。

由此觀之,本來只是一個存心厚道還是刻薄的區分,而人品、德行的高低就因此產生了很大的差別。
善於修身的人,就是從這一個念頭開始修正往光明正向的發展,絕不落入偏邪之道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