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2/28(六) ●一日一箴言
《格言聯璧》:172
暗裡算人者,算的是自家兒孫;
空中造謗者,造的是本身罪孽。
【譯文】
陰險惡毒,暗算別人的人,殊不知最後算計了自家的兒孫後代,造謠生事,
誹謗別人的人,其實是最終添加了自身的罪孽禍殃。
●【賞析】
暗地裡算計別人,算計的將是自己的子孫,無中生有地毀謗別人,是為自己造孽。
老君曰:「人行陽德,人自報之;人行陰德,鬼神報之;人行陽惡,人自報之,人行陰惡,鬼神害之。」意思是說,一個人行利益眾生之善事,而他人知之者,人們自然地會報答他;一個人行利益眾生之善事,若不為人知者,則鬼神會助佑他。
一個人作惡,而他人知之者,人們自然會報復他;一個人暗中作惡,若不為人知者,則鬼神自然會來懲害他。即是此理。這種惡行隱蔽、行為不光明的人,別人雖然不知道他造了惡事,可是天報應之,縱有榮華富貴,兒孫也享用不到。
【歷史故事】-狸貓換太子:
宋朝李宸妃生下太子,卻遭劉妃妒忌,並串同郭槐以貍貓換太子的方式掉包誣陷。李宸妃因為貍貓事件被打入冷宮,更險遭劉妃放火燒死,幸及時逃脫,流落民間,而太子則幸得八賢王暗中撫養長大。多年後,李宸妃向包拯伸冤,包拯設森羅殿夜審郭槐,郭槐驚懼而招供,最後被處死,而晉升劉皇后的劉妃則畏罪自縊,李宸妃終沉冤得雪,回宮與子團聚。就是欺蔽陰私得惡果的明證。
【歷史故事】-貞觀之治:
「空中造謗者,造的是本身罪孽」可見公平正直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。相傳唐太宗貞觀初年,曾有人向唐太宗上書,請求清除朝廷中的「奸臣」。唐太宗對此事很重視,便親自召見上書人請教之,上書人說:「我有一條妙計,請陛下試一試,一定能讓奸臣露出原形。陛下與群臣討論國家大事時,故意堅持一種錯誤意見,並大發雷霆。這時那些不畏龍顏震怒,敢於直言納諫的人,便是直臣;反之,畏懼陛下的威嚴,迎合旨意的人,便是奸臣。」
太宗聽後對此人說道:「流水是否清濁,關鍵在於源頭。君主是施政發令之源,臣民好比流水,源頭混濁而想使流水清澈,那是不可能之事。帝王自己玩弄、施行奸詐之計,怎能使臣民正直、誠信呢?魏武帝曹操機警過人,常多用詭計,如果我也像他那樣去做,如何再去指責別人、施行教化呢?我要使大信行於天下,以忠誠之心治國,決不搞歪門邪道。你的計策雖妙,但對我毫無用處,我絕不採納。」那人聽了滿臉羞慚,趕緊下殿,倉惶出宮而去。
貞觀是唐太宗在位廿三年的年號,因唐太宗重用魏徵、房玄齡、杜如晦等賢臣,社會安定安康,對外武功赫赫,故通常被史家稱為「貞觀治世」。這都是唐太宗為人坦蕩光明正直之故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