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2025/02/18(二) ●一日一箴言
《增廣賢文》:18
為人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心不驚。
【譯文】
做人不做對不起良心的事,半夜有人敲門心裡也不會驚慌。
●【賞析】
待人處事要懂敬畏,分善惡,辨是非,才會問心無愧。另有一種說法:「平生不做虧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門」,都是處是光明正大,不做壞事,心地坦然,則內心無所畏懼,自然不怕半夜誰來敲門了。
良心本性,就是一把道德尺,一種為人處世的標準。一個人有了良心,才會知榮辱,才會講道德、明事理。
【歷史故事】明朝諫官海瑞正直不阿(ㄛ)
明朝諫官海瑞的德風,非常勤政愛民又光明正直,對朝廷忠心耿耿。海瑞父親在他年幼時就去世了,他與母親二人相依為命,家裏生活十分貧苦。二十多歲他中了舉人,後來被調到浙江做知縣。
海瑞正直不阿,並沒有跟當時的貪官同流合污,又盡力審理案子,不冤枉任何一個人,被百姓稱為「海青天」。當時的明世宗荒廢朝政多年,宦官把持朝政,天怒人怨。海瑞於是向皇帝上奏章,直言敢諫,希望皇上可再重新主理朝政。海瑞早已預料此奏章可能會觸怒皇上,性命難保。但憑著「平生不作虧心事」的心態,他感到無畏無懼。果然,這道奏章在朝中引起了極大轟動。明世宗大怒,下旨將他抓捕入獄,交給錦衣衛嚴刑拷問,直到明世宗死後,他才得到釋放。他在牢數年,後來得到明穆宗賞識,升為巡撫。由此可見,海瑞做人光明磊落,「夜半敲門也不驚」。
相同的,作為現代修道人,只要心正、言正、行正,正念、正思維,則事無不可對人言,行無不可受人檢,光明坦蕩,何懼之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