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
20250320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
20250320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英 01 scaled
525 3 先聖語錄 01

2025/03/20(四) ●一日一箴言
《增廣賢文》:48
有田不耕倉廩虛,有書不讀子孫愚。

【註釋】⑴倉廩(ㄌㄧㄣˇ):「廩」是倉,貯藏米穀的倉庫。
【譯文】有了田地不耕,糧倉就會空虛,有書籍不讀,子孫必定愚笨。

●【賞析】有田地卻不去耕種,糧倉必定空虛;有書卻不去閱讀,子孫必定愚笨。此句深刻地揭示了勤勞耕動和讀書勤學對家庭的重要性。

古人經過長期的生活經驗,總結出了「有田不耕倉廩虛,有書不讀子孫愚;倉廩虛兮歲月乏,子孫愚兮禮義疏。」這樣的名言。家中有田不去耕種,沒有糧食收入,倉庫就會空虛。如果有書讓你去讀,而不願意去讀,子孫後代就會愚蠢。倉庫空虛了,沒有恆產,就要過貧乏的日子。子孫後代愚蠢了,沒有教化,各種仁義、禮節就會越來越疏離!

「有田不耕倉廩虛,有書不讀子孫愚。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
少壯不經勤學苦,老來方悔讀書遲。書到用時方恨少,事到經過才知難。
智慧源於自勤奮,偉大者出自平凡。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做舟。」

莎士比亞說:「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」,生活裡沒有書籍,就好像沒有陽光,把讀書視為生活的一部分,從中汲取營養,增長知識,謮書猶如一帖良藥,善讀書者可以醫治自己的愚蠢。

農耕與讀書向來是國人自古以來最注重的兩大主流。以農立國的漢民族,向來說的是「人不親土親」、「有土斯有財」、「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」,天生萬物滋養萬類生靈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農家是穩定社會經濟的重要力量,虛耗時光放任土地荒廢的疏懶行為是不被容許的,因為荒廢土地而沒有收成,導致倉廩空虛,有田不耕簡直是不可原諒的事。

而讀書就跟耕種一樣的重要,從孩童起就要上私塾啟蒙識字,一直讀到通過鄉試、會試等等的考關,甚至升任到位高權重的高位時依然手不釋卷,保持著讀書的習慣,北宋詩人黃庭堅說得對:「三日不讀書,便覺面目可憎、言語乏味」,不但是面目可憎,而且俗不可耐,最嚴重的是,變成一個駑鈍愚笨、不知上進的人,那就無藥可救了。「為學大益,在自求變化氣質」,因此「有書不讀」跟「有田不耕」一樣都會遭人訶責的。切要謹記「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」的窘境而後悔莫及呀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