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
20250321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
20250321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英 01 scaled
526 先聖語錄 01

2025/03/21(五) ●一日一箴言
《增廣賢文》:49
同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。

【譯文】和你(有修養、有學識的人)長談一次話,收益勝過讀十年的書。

●【賞析】同你(有修養的人)一席話,勝過讀了十年書,受益匪淺。
人際交往中遇到一次好的交談會讓自己受益匪淺。那麼,是做一位讓人受益的「君子」呢,還是做一位讓人消磨時光的話友,則要看這個人的學識品性修養。所以這句話是提醒人們要不斷加強修養,於己於人、於現在於將來都是有益的。

【傳說故事】
從前有一座古寺來了一個投宿的書生,書生要進京赴考,錯過了客棧,沒有地方投宿,只得到山中古寺中留宿。僧人接待書生,提供一些粗茶淡飯,晚上兩人在月色之下閒聊。僧人問書生說:「施主,萬物都有公母,那麼大海裡的水怎麼分公母?高山上的樹木怎麼分公母?」

書生一下被問住了,寒窗苦讀了十年,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有記載此事。於是書生虛心向僧人請教。僧人說:「海水中有波浪,一般認為波為母,浪為公,因為波小浪高,公的總是強大些。」書生覺得道理,連連點頭,又問:「那樹木,又怎麼辨別呢? 」僧人說:「松樹就是公樹,松字不是有個公嗎?代表松樹四季長春,堅挺直立、不畏寒苦、歲寒而後知松柏的精神。梅花樹是母樹,因為梅字裡有個母字,代表越冷越花繁枝茂,沒有嚴冬之冷,哪得梅花撲鼻香的不畏環境困苦之精神。」書生恍然大悟,覺得很有道理。

這事也真巧了,書生到了京城,進了考場坐定,小心翼翼的把試卷紙打開一看,驚訝地發現,皇上出的題目,正是僧人那夜說的「萬物公母」之說。書生不假思索,筆走龍蛇,很快完成了考卷,列為金科第一名。皇上特賜他衣錦還鄉,在回鄉的路上,狀元郎特地繞道去那日留宿的寺廟之中,對僧人表示答謝。除了奉上豐厚的香火錢,還親筆寫了一塊匾額送給僧人,上面題的是:「同君一夜話,勝讀十年書。」從此,「同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」便傳開了。

拋開傳說不談,這句話意味著學習知識不只是埋頭苦讀,還要善於與人交流溝通,並且要與學識淵博的良師益友溝通,聽他們一席教導,可能抵得過讀很多本書。人生路上,如果想取得一番成就、成就一番大事業,與人溝通請益,有良師益友的幫助,相對非常重要。

縱觀古今中外,有所作為的人大多都有交心的朋友及一兩位良師益友。努力認真打拼之餘,再加上良師指點,益友的協助,總能得到一番成就。但與人溝通,並不是每次都會遇到良師,也並不是每聽一席話,都能勝過讀十年書。有的時候,可能會遇到對自己發展不利的人,這也是在所難免的。為了避免交到不利於自己發展的人,我們就要注意擇友,要選擇氣質涵養以及學識經驗比自己高的對象。

《論語·學而》孔子說:「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」,這是告誡我們為人要忠誠信實,交友要選擇學識品德修養各方面都比自己好的,才能才能經常學習而對自己有所提升。

要想成功,就要經常向知識淵博的良師益友謙虛請教,對他們提出的觀點融會貫通;並且對他們的建議要虛心接受。當然,也不能對別人所有的言論採取盲信盲從的態度,要學會分辨是非善惡、好壞與否,我們才能學到比書本中更多的知識,才能感受到「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」的受益真諦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