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2025/04/05(六) ●一日一箴言
《增廣賢文》:63
若登高必自卑,若涉遠必自邇。
【註釋】⑴自卑:「自」是從,「卑」是低處。
⑵邇:近處、眼前的地方。
【譯文】要登上高山必須從低處開始爬,要去遠方必須從近處出發。
●【賞析】
「行遠自邇,登高自卑」是「四書」《中庸》中的一句警世明言,其意思是說,要想走很遠的路,到達遠大的目標,就必須從近處開始;要登上高山之顛,極目遠眺,一覽眾山小,就必須從山腳起步。這和老子所說的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」、荀子所說的「不積跬ㄎㄨㄟˇ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「若登高必自卑,若涉遠必自邇。」,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。一個人不能心浮氣躁、好高騖遠。敢於否定自己的人,才能心向高處,取得更大成就。當一個人拓展視野、打開眼界之後,就會觀賞到更美的風景,享受更精彩的人生。
為學做事須從淺近處著手,然後漸漸深入。即循序漸進。語本《禮記.中庸》:「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,必自邇;辟如登高,必自卑。」《北齊書.卷三七.魏收傳》:「故云行遠自邇,登高自卑,可大可久,與世推移。」比喻做事由淺入深,由簡入繁,循序漸進。
我們做人、做事,不僅僅要有高、遠的目標,志當存高遠,還要腳踏實地,自「卑」處著手、自「邇」處開始。卑、邇之處,不是拘泥於細節、糾纏於局部,而是牢記目標的同時做好每一個必要的細節、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局部工作,經過時間的累積就能點點滴滴的逐漸完成目標了。
從小處做起,可以磨練自己的基本功,許多小地方做好,就會累積成為大事做好、做得圓滿成功;小地方的領悟,成就將來的大開悟,這是時間的累積,也是德行的累積。每天固定讀誦一點經典,日積月累將來某時某日忽然就心開意解,了悟經義,豁然貫通,智慧大開,成就高遠,天人路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