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文:洪春蓮壇主口述,編輯室整理
圖:中華宏宗傳統文化推廣協會
天恩師德,大道普傳,厚德大帝及前輩們開闡,感恩道場給後學機會,在花藝領域中學習鍛鍊。
2025年3月28日中華宏宗傳統文化推廣協會 花世代師資團隊,於宏教分壇鄭氏佛堂舉辦參學開春聯誼會。活動由陳美容與羅沛濘二位師資規劃,並邀請總壇高麗秀點傳師慈悲蒞臨,給予大家在今年會務推動上的指導與嘉勉。


首先是美容前賢分享母親高富子壇主,從事零售玉蘭花到經營批發玉蘭花的故事。高壇主在經營批發的過程中樂於助人,不以利為利,幫助沒有工作收入的弱勢街賣者,在無資金的情況下,可以先取花轉賣,等到有回本時再結貨款。
高壇主以慈悲心渡化有緣的故事,讓眾人感受到壇主濟世救貧的修道行誼,是生活有道的最佳典範。
接著為羅沛濘前賢帶動「粉彩花藝.把愛傳出去」,每個人先畫出花瓶,再傳閱下去,讓大家接續在瓶中畫上花朵,每畫完一朵再傳一次。以畫靜心,收攝天心自然流露,各自都畫出不同樣貌的花朵。
厚德大帝慈悲:「師傳本來,先傳童心,童心即天心。」在「把愛傳出去」的交流中,每幅作品皆具和氣祥和之美,每一幅畫有著獨一無二的風貌,如同人的外貌不同,但是本性一致。
花團錦簇,花以形、以香取勝,一朵花看透人生,花開花落,盡是因緣和合,花無語,展真性。我們以筆畫出人生,在參與中感受到開心修辦、畫出分享的喜悅,完成的作品有自己的故事與精采。
交流活動之後,由鄭貴仁壇主為當天的聯誼會做結語分享,鄭壇主提到「人能跨領域學習,開拓視野,充實自己。」
鄭壇主的一席話,我們對照省思自己,是否在修辦路上有迴小向大。花道像大海般廣闊無邊,在它面前我們顯得渺小而謙卑,如《誡子書》所云:「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。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。」

春色駐人間,天地以繁花染家園,中華花藝講究的並非插花技巧,而是文化與修養的落地。自性本來圓融,端看我們如何藉由花藝來體現一心一志的回歸。
活動最後,高麗秀點傳師慈悲勉勵大家:「勇於承擔,當仁不讓。」
今年花世代除了配合總壇及分壇行事曆,規劃場佈事宜,也將持續開辦花藝之道的交流活動。期許師資們能將所學融入日常生活,自度度他,也歡迎有心參與學習的壇辦家人們,參與花藝研習的行列。
◎2006年5月20日天爵公共佛堂落成時,濟公老師曾賜與後學一段勉勵:
「春暖花開禮為先,
蓮池菩提救世原,
賢德賢慧多帶動,
孝感皇天子孫賢,
傳道傳心道心堅,
家和興盛白陽天。」
在社會變遷之下,人們習慣於「快」時尚的風潮,數字成為推動成功與否的評核標準,反應在文化志業的推動上,便是師資培訓的不易與傳承的使命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花卉是營造空間美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,平凡無奇的素材在師資的巧手下,也能成為別具心裁的作品。
濟公老師慈悲:「平等視眾生,不輕一切人、事、物。」中華花藝具備了靜觀與和諧的人文精神,內修與外弘的修辦理念,深藏著賢孝傳家的廣大無邊,能讓凡心回到天心的輕安自在。
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,但我們相信,用心去做熱愛的事情,這件事情的美好本質就會被看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