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
20250426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
英 20250426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
562先聖語錄 01

2025/04/26(六) ●一日一箴言
《增廣賢文》:84
受恩深處宜先退,得意濃時便可休。
莫待是非來入耳,從前恩愛反成仇。

【譯文】得到恩惠太多時,應及早主動退讓,春風得意時,要注意急流勇退。
千萬不要等到是非矛盾,都傳入你耳朵裡,到那時過去的恩愛,將會變成仇怨。

●【賞析】
受恩深處宜先退,得意濃時便可休。莫待是非來入耳,從前恩愛反成仇。一旦到了那個時候,一切都結束了,只能是後悔莫及。

「物極必反,樂極生悲」,無論在古代或現代,它都是一條不變的真理。萬事萬物只要不符合中庸之道,在它達到極致之後,必然會走下坡路。人在窮困的時候,急切地希望別人的恩惠和幫助,當別人的恩惠能夠使自己擺脫窮困的時候,就應當停止接濟。恩惠太多,就會超出自己的需要,使自己在物質或心靈上增加沉重的負擔,物質好還,情義卻難報。受恩要可止則止,尤其在志得意滿之際更應懂得,因為在這個時候人往往會生出驕傲心,言語不能自律,舉止也會出現失態,這也是日後衰敗、罪孽纏身的禍根。

可止則止,是避免災禍的法寶;莫聽是非,也是避免災禍的方法。人生在世,是是非非總是有的,其中有真實也有訛傳,無論是真是假,總會帶來傷害,讓本來親近的雙方造成隔閡,尤其是那些有利害關係或疑心重的人更應該注意。人最重要的莫過於互相信任、互相尊重,以此為基礎,多溝通、多交流、以誠相待,不讓閒言謗語有可乘之機,這樣就能破除流言,安定生活。

凡事不要貪得無厭,該收手時就得收手。受恩多了,受人欣賞太得意了,都會招來他人的嫉妒。《易經·乾卦》:亢龍有悔。亢龍就是極得意的狀態,這個時候不是得意忘形的時候,而是應該注意形勢,不然就會有讓你後悔的事發生。

【歷史故事】
《五湖明月》說的是春秋時代范蠡(ㄌㄧˇ)的故事。范蠡(前536年10月22日—前448年),字少伯,又名鴟(ㄔ)夷子皮、陶朱公。早年居楚時,尚未出仕,人稱范伯。 以經商致富,廣為世人所知,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,稱之為財神。

傳說他輔佐越王勾踐謀劃二十年,定計滅吳王夫差(ㄔㄞ)後,與西施泛五湖而去,事見《越絕書》《吳越春秋》。范蠡幫助越國打敗吳國,他被勾踐封為上將軍,統帥全國兵馬,成為越國的第三號人物,這時他卻功成身退,隱姓埋名到異國去經商,他憑藉出色的商業頭腦,迅速成為地方首富,之後散盡家財再次改名移居,如此先後三次成為首富。他的後代沿用他的方法經商,最終都富甲一方。晚年范蠡自號陶朱公,後世則把陶朱公作為商業的鼻祖進行供奉。他在關鍵時刻,功成身退,帶著西施隱姓埋名做生意去了。有了錢,在五湖一帶遊玩,沐浴山間的清風,欣賞湖上的明月,瀟灑快活。這樣的人還有戰國時的魯仲連,說服齊國放棄稱帝,功成之後沒有接受賞賜就在眾人眼裡消失了。李白很敬仰他,作詩道:「功成不受爵,長揖歸田廬。」

看看歷史上多少忠臣良將因為功勞大,遭到奸佞小人挑撥,反被流放或殺頭的命運,我們不要等待別人出來搬弄是非,挑撥你與主事者、賜恩者、欣賞者的關係,使你們的親密關係變得生疏,那時就晚了。要提前做出準備,不留戀掌聲,預留退路,明哲保身,則萬無一失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