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課首頁
0926 1
20240926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英 01 scaled
353 0926

2024/09/26(四) ●一日一箴言

《格言聯璧》79
論人當節取其長,曲諒其短;
做事必先審其害,後計其利。

【註釋】
⑴曲諒:垂諒;特加原諒。

【譯文】
評論人物,應該充分肯定他的長處,寬容地諒解他的短處;辦理事務,應該先弄清它的害處,然後再衡量它的利處。

【賞析】
此句充分體現出古代賢人待人的仁慈厚道,以及處理事情、解決問題的真正智慧。

前一句:「論人當節取其長,曲諒其短」是教我們:評論他人要選取他的長處,婉轉體諒他的不足。

「論人當節取其長」,「節取」這個詞出自《左傳》,其意是不因為一件事物的惡而捨棄其善,可以擷取其善的部分,充分發揮每一件物品的作用。對人也是如此,不能因為人有缺點而全盤否定、抑制他的長處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哪一件物、哪一個人沒有可取之處呢?求全責備不過是暴露自己的膚淺刻薄罷了。

「曲諒其短」,「曲」是委曲婉轉的意思,「曲諒」就是指即使面對犯錯誤的人,甚至惡人,不僅要能夠體諒包容,還要顧及他的尊嚴,態度要柔和,不能直截了當。用刻薄的言語傷害他的自尊心,或者矜持傲慢,都會讓對方難以接受我們的善意。

後一句:「做事必先審其害,後計其利」則是教我們:做事要先看事情的危害,而後再考慮可能的利益。

凡事都有利有弊,或者利多弊少,或者利少弊多,或者利弊各半,都要理智分析取捨,盡力彌補弊端,最大限度地利益大眾。這一句重點在「先」與「後」兩個字。

《大學》說: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」利害是事物的一體兩面,有大有小,有遠有近,有真有假,只有依據聖賢的教導,用智慧分辨,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。目光短淺、感情用事往往把利當成害、把害當成利,當然難以作出正確的取捨。本末倒置、次序錯亂,做事情怎麼可能成功呢?

這句格言充分體現出古代賢人待人的仁慈厚道以及處理事情、解決問題的真實智慧。能夠這樣待人處事,還有什麼人不能相處?還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?又怎麼還會有衝突、障礙呢?

所謂「兩利相權取其重,兩害相權取其輕」,也是教我們臨事要多審慎衡量利害得失,心中沒有貪念就會持平的處事,心中常存感恩就能善解與包容。

用行動表達『普天三無』的精神:
慈濟證嚴上人說:「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,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,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。」這是化小愛為大愛,用感恩、善解、包容、知足的平等心與尊重,為眾生熱誠的付出,不求回報的付出,就可以感化眾生的心,一起來為善,一起來加入修道的行列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