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0/22(二) ●一日一箴言
《格言聯璧》:105
持身不可太皎潔,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;
處世不可太分明,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。
【註釋】
⑵皎潔:光明,潔白。
⑶茹納:「茹」是吃,忍受。「茹納」是吞得下,容納、容忍。
【譯文】
修身不能太潔白純淨,要一切污穢垢病都能容納;
處事不能分得太清,要一切賢能、頑愚、美醜、善惡都能包容。
●【賞析】
做人不能太清高,各種污辱垢穢都要有寬大的胸懷來容納;
處事也不可太分明,善惡賢愚之人都要能包容。
人生在世,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不少,讓我們看不順眼、瞧不起的人也很多。
不過我們對那些我們認為不夠正向、不夠潔淨、不夠良善的人都採取拒而遠之的態度,
那麼,不但無法開創自己的事務,恐怕連普通的生活都難以維持。
秦朝李斯在《諫逐客書》中曾說:「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江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
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。」意思是泰山不拒絕微小的山石顆粒,才能變得如此高聳;
河海不挑揀一條條細流,才能變得如此深廣。這是高遠的見識,也是博大的襟懷。
人有缺點也有優點,有短處也有長處,而看問題也有或偏或全的情況,有的東西我們以為是對的,可事實上卻偏偏是錯的;
有的事以為別人錯了,但實際上是因為自己認知能力的不足而冤枉了人家。
因此,我們不要太皎潔,不要太分明,其實就有讓我們做事要給自己留有餘地的意思。
孔子教導弟子: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」。
即便別人真的錯了,或是真的骯髒、邪惡,我們也不妨從別人那裡得到某種警戒。
只要他們沒有損害我們的根本利益,就沒有必要顯現出嫉惡如仇的姿態來產生對立。
《論語 · 子路》孔子說:「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」儒家崇尚「和合」,但反對同流合污、無差別的苟同。
我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「和」的概念,提出「和實生物,同則不繼」。
可見「和」是不同事物相互調適達致平衡、均衡之態,不同事物相輔相成才能相生相長。
那麼,不同的事物如何相互對待呢?
《中庸》云: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,道並行而不相悖。」
《周易·系辭下》曰:「天下同歸而殊途,一致而百慮。」
《禮記·樂記》更是主張:「同則相親,異則相敬。」
天下萬物各有其本性及生存的權利,理應和平相處,如果存在共性,就增加相互之間的親切感;
如果不同就接受差異、相互尊重,最終實現兼容並蓄的和諧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