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
20241122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
20241122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英 01
410 先聖語錄 01

2024/11/22(五) ●一日一箴言

《格言聯璧》:136
平日誠以治民,而民信之,則凡有事於民,無不應矣;
平日誠以事天,而天信之,則凡有禱於天,無不應矣。

【譯文】
平時誠懇對待百姓,百姓信任,有事需要百姓出力,則沒有不答應的。
平日以虔誠事奉上天,上天信任,若有祈求於上天,則沒有不回應的。

●【賞析】
平時以誠實來治理百姓,百姓就信任欽敬,那麼凡有事求於百姓,就沒有不響應的;
平時以誠實來侍奉上天,上天就信任愛撫,那麼凡有事禱告上天,就沒有不靈驗的。

《論語·陽貨》:「子張問仁於孔子。孔子曰:「能行五者於天下,為仁矣。」
請問之。曰:「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則不侮,寬則得眾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。」

《論語‧學而》子曰:「道(同導)千乘(ㄕㄥˋ)之國,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」

〔解釋〕千乘之國:乘(ㄕㄥˋ),量詞,古以一車四馬為一乘。春秋初期,大國都沒有千輛兵車;
到孔子之時,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。按:此處千乘之國應可理解為大國,一如《道德經》中「治大國若烹小鮮」之「大國」。

人:古代廣義的「人」指一切人羣,狹義的「人」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。
這裡的「人」和「民」(使民以時)對言,用的是狹義。

使民以時:古代以農業為主,「使民以時」即是《孟子‧梁惠王上》中的「不違農時」。
朱熹說時謂農隙之時,即非農忙之空閒時期,例如播種之後或收割之後的閒暇之時。

古代是農業社會,以農立國,農業最講究不誤農時,否則一年收成就有問題。
《禮記‧王制》說「用民之力,歲不過三日。」豐年公事用民力三日,收成平平的年公事用民力二日,收成差的年公事用民力一日,凶年不徵人力、不收稅賦,這就是使民以時。

由於政府體恤民情,需要用到民力時,農民自然會願意出力協助政府。
現在有時天災地變農忙之時,政府也會派出軍力來協助地方搶救人民、幫忙收割農作物、清除垃圾及災區等等,因此軍愛民、民敬軍是一種良能的政治。

我們以古鑑今,也要遵守古禮古訓,盡量渡化眾生、協助眾生離苦得樂,明白人生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旅程,能把握今生得道的機緣,誠心誠意修持自己的光明心性,上天老母也會感應到我們的誠心,將來必定回歸老母的故家鄉,人生才不會白來一趟,也才不辜負各位老前人輩開荒闡道的苦心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