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2025/04/09(三) ●一日一箴言
《增廣賢文》:67
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千里。
【譯文】好的事不易傳揚出去,而壞的事情則很輕易便可傳至千里之外。
●【賞析】
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,人往往都是關注自己的優點,對別人家的好事往往不會在意,有的人在意也會在心裡嫉妒,更不會免費為其宣揚,讓大家都知道。別人也是一樣,也不是很有興趣,所以說的人少,聽的人就少。
人言可畏,人言殺人。有些懷抱嫉妒心理的人,就喜歡傳播別人的小道消息,喜歡看別人的笑話。因此,別人的桃色新聞、人際矛盾等,往往容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。
還有的人因為在聽這些別人家醜的時候,自己往往會有一種優越感,覺得貶低了別人,抬高了自己,所以一傳十、十傳百,很快便擴散開來。
但不論人們是出於哪一種心態,做壞事總是沒有好下場的,也不可能瞞過眾人的雙眼,做人還是要謹慎安分一些的好。
【佛門諺語】:『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千里』
好事情不容易傳揚,壞事情卻往往傳得很快。五代宋初‧孫光憲(約900~968年)《北夢瑣言‧卷六》:「所謂『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千里』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」
意指「真心」是如如不動,「妄心」卻是緣影六塵。「好事」喻真心,「惡事」喻妄心。出自唐‧壽州紹宗禪師(南嶽下五世)。僧問:「如何是西來意?」師曰:「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千里。」參閱《卍續藏‧1565‧80冊;五燈會元‧卷九》。
亦作「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天下」。明末清初‧牧雲通門禪師(1599~1671年):「古南個村僧,性燥多嗔罵。佛法懶得說,終日尋人打。打打打,上士笑呵呵,下士便驚怕。怕怕怕,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天下。」
以佛家的說法,更可見真心是如如不動的清淨心,而妄心卻是七上八下,不停翻轉打罵的惡心,要真修實參,反觀自照,才能得見真如本性。所以守住自心清靜,不聽是非閒言,不打妄語,時時觀照回歸本心本性,自然可以念念清靜純善,言言誠懇無欺,福慧就在其中增添。